當下的非織造布產業已不再是30多年前以低質、邊緣化產品為標簽的產業,而成為了具備各個終端應用領域不可或缺的低、中、高全方位產品供給的產業,甚至延伸至高新技術產品領域。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非織造布無論在技術、產量、質量、功能上都獲得了長足而快速的發展。
根據各國際機構的統計和預測,全球非織造布市場仍在以較強勁的勢頭增長,包括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內,非織造布市場的增長速度都超過傳統紡織業和本國的GDP。
據Smithers Pira發布的報告,2013-2018年,全球非織造布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6%(按價值計為7.5%,按面積計達8.2%),增幅超過2015年時7.2%的預測值。
Smithers的報告中總結分析了未來非織造布市場的五大趨勢:
1、紡粘法仍將是主要的成網工藝
2、一次性非織造布將顯著增長
3、亞洲將是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非織造布市場
4、非織造布定量將繼續下降
5、原材料價格將相對穩定,生產成本成競價關鍵
1
紡粘法仍將是主要的成網工藝
紡粘法,也被稱為紡熔或熔紡非織造布,包括:紡粘非織造布、熔噴非織造布、SMS紡粘/熔噴復合非織造布。
自2010年以來,紡粘法一直是所有成網工藝中增長率最高的,2010-2015年其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5%,預計202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至少維持在7.3%以上。這使得紡粘法遠遠領先于位居第二位的干法成網工藝。
Smithers預測2020年紡粘法非織造布總消費量應該達到620萬t。
Jpg1
宏大高速紡熔復合非織造布生產線
宏大紡熔復合生產線具有高速生產、產品細旦化、均勻度高、柔軟度好、高強低伸等顯著特點,在生產低克重產品時優勢顯著,主要面向高端醫療衛生領域。
宏大已有多條高速紡熔非織造布生產線順利投產。生產線速度600m/min,非織造布產品質量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獲得國內外非織造行業高度認可。
2
一次性非織造布將顯著增長
2018年,一次性(用即棄 )非織造布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7%,耐用型非織造布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7.4% 。預計,2020年全球一次性非織造布市場達到192億美元的規模,耐用型非織造布達到 315億美元的規模。
一次性非織造布的銷售額增長略高于耐用型,主要源自于亞洲市場的富裕階層和中產階級持續追求更優質的性能、更高價值的消費品。
衛生用品是一次性非織造布最大的消費市場,主要包括嬰兒紙尿褲、成人失禁用品及女性衛生用品市場的影響。擦拭巾是一次性非織造布另一個重要的市場,規模較大且發展迅速。
Jpg2
恒天嘉華EXCEL-TM超越系列并列雙組份系列產品
恒天嘉華擁有以萊芬IV型、純棉水刺為代表的十余條SSMMS 、SMMS、SSS非織造布生產線。擁有有機棉、彈力、超柔、 HI-Loft、三抗、親水等多種類型的非織造布。2019年,恒天嘉華EXCEL-TMEXCEL-TM 超越系列并列雙組份系列產品上線,可提供超柔軟、超蓬松、超透氣、超干爽的衛生用非織造布產品。可提供超柔軟、超蓬松、超透氣、超干爽的衛生用非織造布產品。
3
亞洲將是規模最大
增長最快的非織造布市場
亞洲是全球非織造布產能和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目前占全球產量的份額也最大,過去10年間已經全面超越歐洲和北美。Smithers 預測2020年亞洲在全球非織造布市場所占份額將達47.1%,消費量約為 570萬t。
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以下簡稱“ 中產協”)統計:2017年,中國非織造布產量已達到 548.5萬t,占全球非織造布產量比重超過40% ;雖然增速有所回落,預計到2019年中國非織造布總產量將會突破600萬 t。
日本非織造布產業的發展無論在產量還是產品質量上一直領先于亞洲其他各國。進入21世紀以來,其在產量上已遠遜于中國,但在向外擴張和產品質量上仍占優勢。
印度是亞洲地區非織造布消費的未來,該國有著巨大的潛在消費群體。據統計,2016—2017年,印度醫療、衛生等非織造制品的增速達20% 以上,年產值達到了10億美元。
4
非織造布定量將繼續下降
2010-2015年,一次性非織造布整體定量降低了5.2%,預計到 2020年,基礎定量將進一步降低3.7%。
平均定量的變化得益于新型設備采用能夠制造低定量產品的工藝。比如新一代紡粘生產線能夠生產8~10g/㎡的衛生用品用非織造布,而原來的標準定量為10~12 g/ ㎡。裝備的技術提升,是工藝技術改進的基礎,尤其是設備速度、牽伸點控制技術等關鍵技術的突破,使得衛材PP紡粘非織造布實現了從22g/㎡降至 9 g/㎡的質的飛躍。
5
原材料價格將相對穩定
生產成本成競價關鍵
非織造布使用的原材料大多直接依賴于石油,Smithers預測未來5 年非織造布原材料價格將繼續降低且供應趨于穩定。
在生產過程中,有許多因素左右非織造布原料的選擇,包括加工效率、產品性能及消費需求;但在多數情況下,價格是決定性因素。比如,水刺布擦拭巾的原材料通常是由棉花、木漿等天然吸收性纖維及石油基非吸收性纖維組成,生產企業通常會通過調整配方來控制成本。
此外對于紡熔非織造布來說,在原料價格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生產成本成為市場競爭的利器,持續降低單位能耗、提高生產效率成為生產企業選擇裝備、改進工藝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