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季節,總有許多的夢去希望實現,爬山,觀水,感受大自然的風采,這便是很多人的一個鳳愿,臨山而居,傍水而生,山水相融,站在這樣的季節里,總是有一種靈動和興奮的感覺。而書,可以帶我們感受沉靜而樸素的美,尋找心靈深處的寧靜。
本期主持人
是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更是人類數百年來無數聰明才智的載體,它記錄著人類記幾十年的知識教訓。隨著社會發展,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書卷也日益繁多。當我面對如排山倒海般襲來的“書山書海 ”,不禁會想,我們為什么讀書?
讀書會坐席
我們為什么讀書?因為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因為我們想找到自己。找到從出生以來就在尋找的東西,理想,夢想,愛,自我。因為我們想找到自己的“相信
”和“ 不相信”,守護住我們想守護的東西。
本期讀書會也迎來了兩位對古圣先賢,生命意義,儒學道家佛都有較高造詣的參與者吳老師和張老師,歡迎他們的到來。下面,我們一起來感受今晚的“書”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感覺。
第一位分享者吳紅給我們帶來《甘茂亡秦且之齊》
《甘茂亡秦且之齊》是一篇散文,出自西漢文學家劉向編的《戰國策》。主要講述了甘茂從秦國逃亡,路遇蘇代后,后被推介給齊國,得以重用。 提要:人的命運有升有落,在落魄的時候改變命運,不僅要吃苦,而且還要多動腦筋,跑關系、找門路,充分利用自己以前的積累和優勢,闖出生機來。我們看看可憐的一代名將甘茂是如何擺脫困境的。
第二位分享者張德雄給我們帶來《沁園春·雪》、《七律·長征》
《沁園春·雪》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創作的一首詞。該詞上片描寫北國壯麗的雪景,縱橫千萬里,展示了大氣磅礴、曠達豪邁的意境,抒發了詞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下片議論抒情,重點評論歷史人物,歌頌當代英雄,抒發無產階級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壯志。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于一爐,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
《七律·長征》是一首七言律詩,選自《毛澤東詩詞集》,這首詩寫于1935年
10月,當時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一年來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的戰斗豪情。
第三位分享者彭瓊舒給我們帶來《狐仙正論》
《狐仙正論》中心思想就是道士這些話,這典故就是說對百姓、對朝廷有益。明知道困難,也要去做,也響應當下的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第四位分享者黃小龍給我們帶來《原道》
《原道》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篇古文,是韓文復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文中觀點鮮明,有破有立,引證今古,從歷史發展、社會生活等方面,層層剖析,駁斥佛老之非,論述儒學之是,歸結到恢復古道、尊崇儒學的宗旨,是唐代古文的杰作。“原道”,
即探求道之本。韓愈認定道的本原是儒家的“仁義道德”,他以繼承道統、恢復儒道為己任,排斥“佛老”,抨擊藩鎮割據,要求加強君主集權,以緩解日益加深的社會矛盾。
第五位分享者陳志蓮給我們帶來《棘刺雕猴》
《棘刺雕猴》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專門愛吹牛皮,借此到處騙吃騙喝,他們公然無視客觀存在,不要任何事實根據,隨心所欲地吹出一串串五光十色的肥皂泡,用來欺騙善良的人們,以達到個人的目的。這些形形色色的的人給他人和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極大地破壞了社會和諧。當然,吹牛皮、說大話的人終竟是要受到懲罰的。
第六位分享者王亞平給我們帶來《叔向賀貧》
《叔向賀貧》是春秋時期歷史典故,被記錄于《國語·晉語八》中,作者一說是左丘明。 文中,叔向借晉欒氏、郤氏兩大家族興亡史勸告韓起,說明人應憂德之不建,不應憂貨之不足。本文通過人物對話的方式,先提出"
宣子憂貧,叔向賀之" 這個出人意料的問題,然后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述。文章先不直接說明所以要賀的原因,而是舉出欒、郤兩家的事例說明,貧可賀,富可憂,可賀可憂的關鍵在于是否有德。繼而將宣子與欒武子加以類比,點出可賀的原因,并進一步指出,如果不建德而憂貧,則不但不可賀,反而是可吊的,點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最后用韓宣子的拜服作結,說明論點,有巨大的說服力。這樣既把道理講得清清楚楚,又使人感到親切自然。本文引用歷史事實,闡明了貧不足憂,而應重視建德,沒有德行,則愈富有而禍害愈大,有德行則可轉禍為福的道理。
第七位分享者吳總給我們帶來《商君書-更法》
《商君書》的第一篇《更法》,記敘了商鞅在秦孝公面前,與甘龍、杜摯就變法問題展開的一場辯論。當時,商鞅針對甘龍、杜摯等人反對變法的議論,提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主張。他還用古代帝王“不循古而興”,“不易禮而亡”的事實,說明當時必須實行變法才能強國利民的道理。這場辯論堅定了秦孝公實行變法的決心。此后,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奴隸制度被廢除了,封建經濟得到發展,軍隊的戰斗力也得到進一步的加強。這是一篇集中反映商鞍變法思想的代表作,也是儒法斗爭的史料之一。
下面是吳老師給我們分享-人學論
人有多重身份,每天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你也許是丈夫、是妻子、是父親、是母親,不同的角色扮演著不同的地位,做不同的事。很多人習慣了這種舞臺角色的轉換,在家里、在外面都能得心應手。但有的人卻不免犯點“職業病”,一旦在家里得不到尊敬,心里就有點失衡,耍起脾氣,冒酸氣,甚至傲起氣來。
能夠很好的運營角色管理,以不同的姿態面對不同的角色,每天面對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處理不同的問題,可以更好的“玩轉”你的生活,打造快樂人生。
面對各種角色,不能沉醉其中而難以自拔,無論你過去多么風光,現在有多么不盡人意,人生總要學會“面對、拿起、轉身、放下”,不斷迎接、演好新的角色,這也叫“活在當下”。遇事能知道輕重緩急,人情達練,世事洞明。又因各個角色的輕重不同,就需要我們恰當的去平衡,明白最該珍惜的是什么角色。
讀書是一種挑戰,讀書是一種積累,讀書是一種修養,讀書更是一種境界。
讓我們在書的海洋里自由翱翔,讓經典助我們成長,讓生命閃爍亮光,讓我們的每一天都成為讀書日!讓我們的每一天都快樂!
智成纖維117期讀書會又到尾聲,讓我們一起期待
118期讀書會,下期同樣的時間、地點咱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