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襯布材料分會第四屆四次理事會會議在江蘇蘇州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中產協副會長李桂梅,中產協襯布材料分會會長沈榮,襯布分會的副會長及理事共6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蘇州市華信服裝襯布制造有限公司、蘇州衣大麗紡織有限公司協辦。
華信襯布董事長楊文喜,首先介紹了企業的發展情況,華信襯布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先后引進國外先進熱軋機2臺,復合涂層生產線4條,縫編機8
臺,主要生產各種有紡、無紡、漿點(單點、雙點)和縫線襯布產品。年生產熱軋非織造布2000噸,各類服裝粘合襯8000
萬米,縫線襯2000萬米,具有“輕、薄、軟、挺”,“剝離強度高、耐洗性強、富有彈性、手感好”等特色,廣泛適用于襯衫襯、絲綢服裝襯、時裝襯、風雨衣襯、帽腰襯、嵌條襯等男女時裝各個部位,遠銷歐洲、北非、南亞、東南亞,中東和南美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但是近幾年來全國的經濟形勢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對企業的管理,科技含量,綠色環保,對產品的質量穩定,可控,特色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
年華信旗下的唐晉紡織,原有200臺噴氣織機,主要生產15D'20D薄型和200D以上厚型產品,為了增加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企業進行二期擴產,新增300臺噴水織機以及定型機和水洗機。
參會的企業家們也紛紛介紹了自己今年的發展情況,有不同也有共性,總結了一下,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經濟從高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開始注重管理的規范化、效率,特別注重產品的質量及穩定性。2.企業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都在逐步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3.
智能制造可以節約人力、原料資源,提升企業的精準化管理、規范管理過程和效率,優化產品的穩定可靠性,適合企業發展需求吸引力大,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困難,經過幾年的探索,企業從幾年前的盲目智能化,到今天逐漸意識到智能化應該著眼企業自身條件,首先規范企業管理,逐步提升企業自動化,達到一定的程度才步入智能化進程,過程需要逐步實現不能一撮而就。4.目前市場已飽和,不在是以前的饑餓營銷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們紛紛呼吁,不能相互壓價進行無序的競爭,要增加研發投入,發展自身獨具特色的產品,提升產品質量及附加值,同行之間應互補、互利。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襯布企業也逐漸瞄準了國外投資環境,沈會長在講話中呼吁大家,要充分考察市場,聯合幾家企業以聯合艦隊的形式走出去,增加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李桂梅會長肯定了襯布分會在運行統計,質量會議,智能制造,行業標準等方面的工作。近幾年也逐漸在專利、技術及行業獎的申報等方面有了提升。以后要加強在人才培養、員工梯隊建設等方面的意識。
襯布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整個紡織行業,李陵申會長在會上介紹了整個紡織行業的情況,紡織行業現階段雖然面臨諸多困難和下行壓力,但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依然比較突出,下一級段襯布行業要順應整個紡織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戰略部署,在新材料應用、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國際產能合作與布局等方面開展工作。
會上成立了襯布行業智能設備創新聯盟。